From the doctors, by the doctors, for the doctors——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曾提出过这样一个创新口号,意指在医疗器械创新的全过程中,医生角色不可或缺。而在复旦大学医工结合论坛上,针对医工结合的复杂过程,他将这句话进一步阐释为From the doctors, by the engineers, for the patients,得到了在座专家学者的认同。
为更好推动医工结合领域交流合作、服务人群健康与“第一个复旦”建设,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学科规划与“双一流”建设办公室、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工研院”)共同主办的复旦大学医工结合论坛2023年7月5日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举行,并在线上同步校内直播。国内知名高校、医院、科研院所相关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交流成果、分享经验,就医工交叉发展现状、趋势与挑战等话题深入探讨。
参与本次论坛的还有学校各附属医院、理工医科院系所师生代表。复旦大学“双一流”建设办公室主任、上海医学院学科规划与“双一流”建设办公室主任吴骅教授主持论坛。
▲
徐雷
副校长徐雷教授在线上致辞中指出,过去几年,学校在新工科的布局上形成良好开端,其中,医工结合是重要领域之一。在医工结合的过程中,好问题的提出是最为关键的一环,而这些问题应当来自医疗一线。值得肯定的是,“双一流”医工结合专项坚持医院和院系双负责人制,并以医院为主,可以说是抓住了“牛鼻子”。下一步,希望更多师生积极参与,以“双一流”医工结合专项为起点,推动更多重大项目落地应用。
▲
朱同玉
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教授在线上总结讲话中表示,医学的进步,一方面是基础理论研究的进步,另一方面是医学生产力的进步,而医学生产力主要体现在医疗器械的水平。他认为,交叉融合是激发创新的最有效办法,可通过搭建医工交叉的各类平台、促进各领域人员间的日常交流、加强培育学生交叉融合思想、鼓励共同组队申报科研项目,进一步推动医工交叉融合。
医工结合如何落到实处?听听专家们的案例分享
邀请报告和案例分享环节,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涂圣贤,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任医师、工研院生物工程技术研究所教授耿道颖,复旦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科研处处长、生物医学研究院教授余红秀,复旦大学工研院青年研究员董必勤、刘成成,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复旦大学工研院双聘教授马昕先后发言。复旦大学工研院副院长张荣君教授主持该环节。
▲
涂圣贤
冠心病是心脑血管病中比较常见的疾病。数据显示,我国患有心血管病人数约有3.3亿人,每年有约100万患者接受冠脉介入治疗。其中,用一根压力导丝有创检测患者病变两端的压力比值,来确认是不是心肌缺血、要不要放支架,这也是国际公认的“金标准”。“这种方式在临床上使用的渗透率并不高。”涂圣贤说。为此,他带领团队研发了QFR检查术——这是一种基于造影图像评估冠脉生理功能的新技术,为全球首创,并在后续增加了斑块稳定性的评估。该成果获得Euro PCR 2022心血管器械最佳创新奖,这也是由亚太地区团队第一次获此奖项,涂圣贤团队也创立博动医疗,将成果转化应用。在报告中,涂圣贤分享了QFR产品研发、注册及临床应用历程。“从最初的研究兴趣到最终的临床应用,绝不是一条笔直上升的路,而是充满了艰难和弯路,但只要坚持就一定会走到终点。”涂圣贤最后分享心得时说。
▲
耿道颖
作为工研院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耿道颖带领团队长期致力于开发有效的智能影像诊断和分析系统,推进相关技术和产品的转化并最终应用于临床,提高影像诊断的整体效率和水平。“医工交叉是高端医疗装备国产化的创新驱动力,也是对应新工科与新医科的建设要求。”她说。逐一介绍研究所各大平台以及医工交叉科研投入后,她总结认为,研究所医工交叉总体建设成效显著,在先进成像技术研发能力、图像分析处理能力、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能力等八大科研与转化能力大幅提升,助力脑肿瘤智能影像诊断软件、光声成像仪等十余款医疗器械自主研制与转化。她建议,未来可进一步加大管理体系建设、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汇聚更多资源资本、推进产业孵化体系建立,在医用材料、传感技术、医疗芯片等方向持续发展。
▲
余红秀
在国民口腔健康状况亟待改善、口腔健康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相关产业端却仍由欧美主导。面对这一现状,余红秀分享了复旦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医工交叉相关成果。例如,口腔医学和光学的交叉项目成功开发了口腔便携式光谱诊断医疗内镜,能够构建龋齿不同阶段光谱数据库,形成人工智能诊断软件,并可迁移到智能手机端,进行龋齿诊断,该成果对于儿童早期龋齿预防具有极大价值,此外还有与声学交叉的牙槽骨骨开裂自动诊断模型、与材料学交叉的可注射生物活性水凝胶负载细胞外囊泡促进骨再生等。“医工交叉成果绝不只是论文、专利,更应该是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试剂。”她指出,通过专利转化导向的推动,这些医工结合成果在投入使用后已带来较多实际效益,这正是医工结合指向的最终方向。
▲
董必勤
当前,传统的生物医学光学成像面临信噪比受限、分辨率受限、成像深度受限、信息维度受限等挑战,并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要。对此,董必勤给出了他的答案:引入物理学前沿的先进光学成像技术,能够突破生物医学光学成像极限。他强调:“工科研究往往容易陷入闭门造车的境地,只有真正从临床医生处得到实际需求,才能得出适合应用的成果。”在临床医生需求基础上,结合生物医学光学成像、智能医学影像,他带领团队研发了具有在体临床应用潜力的新型诊测影像技术,正在进一步研发皮肤科专用的智能光学影像装备,通过AI赋能,满足皮肤病诊断、治疗、评估以及外科手术的需求,并进行产业转化。他希望,医工结合未来能够覆盖从科研到临床的全流程,从而更快推动医学技术革新。
▲
刘成成
围绕加快实现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这一总体目标,刘成成所在的他得安教授率领的团队依据人体运动系统的高精度诊断与调控治疗这一临床需求,通过医工合作方式取得了新型超声骨密度仪、低强度脉冲超声治疗仪、多模态超声骨成像系统等交叉成果。以新型超声骨密度仪的开发为例,医学上,对于骨骼健康状况评定问题,他们建立了超声背散射理论模型、阐明超声与骨骼特征作用规律等,通过抑制测量干扰因素显著提高测量准确度;工程上,以医学突破为基础,从系统架构、硬件设计和软件算法出发,研发了新型便携骨超声诊断仪器,为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实用的新器械。他表示,高端医疗器械是“国之重器”,需要通过医工结合的方法加速核心技术攻关,从而解决各方面“卡脖子”问题。
▲
马昕
深耕足踝外科领域多年,马昕深知相关疾病在临床治疗中面临诸多困境,由此参与复旦大学早期医工交叉探索。2017年,以临床需求为牵引、以成果转化为目标,他组建了医工融合实验室。团队以“围绕复旦新工科、突出医工深度融合、服务生物医学工程和精准医学”为宗旨,研究下肢生物力学和步态装备的基础和应用。目前,医工融合实验室正不断壮大,从极少数工科人员发展到医科与工科人员接近1:1配置。他提出:“医生有想法、少办法,工科研究人员懂想法、有办法,两者结合,就能尽快让病人用上高精尖设备。”当下,团队正集中攻关创新生物力学评测、下肢关节和运动功能重建、智能康复技术等领域,近5年获得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40余项,并与多家企业合作,将科研成果向市面推行,真正落实了医工结合“基于‘真’需求,研究‘真’问题,探索‘真’应用”的科研目标。
展望医工结合未来趋势,院士、专家齐聚畅谈
圆桌论坛环节,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科研处处长、主任医师张春雁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刘宝林教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助理莫晓芬研究员,复旦大学数字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工研院双聘教授宋志坚围绕医工结合现状、需求与未来发展趋势等展开交流。复旦大学工研院副院长甘中学教授主持该环节。
▲
葛均波
“原始创新不是复制别人的东西,而是研发别人不具备的东西。”葛均波指出,在医疗器械的研发方面应该鼓励原始创新。他介绍,他2015年发起的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至今已开展到第八期,共培养477名学员,被认为是国内心血管医疗器械创新的“黄埔军校”。“现在我们培养的学员,既有临床医生,也有工程师。”葛均波认为,医工交叉可以为诊疗技术与工程化相结合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从而促进医学研究和转化。为更好管理研究成果的转化,他还建议在每一家医院设立一个首席创新员(Chief Innovation Administrator),负责专利申请、科研成果转化等相关问题的解决。
张春雁指出,在中医药领域,可通过医工结合研发让病人居家使用的中医产品,比如可居家使用的针灸、推拿仪器等,这将给病人提供极大便利。在与工研院团队交流后,她产生了做艾灸机器人的想法。“这个机器人不仅可以做艾灸,还可以描绘经络如何走、定位腧穴在哪里,这就需要我们与光学专业背景的工程师合作。”目前,她所在医院和团队已通过医工结合方式研发了治疗痛经的便携式穴位刺激仪,未来她希望和工研院继续保持密切合作,研发更多针灸、推拿、康复治疗的医疗器械和设备,为患者提供便利,真正实现for the patients。
针对医工结合人才培养,刘宝林指出,医工交叉要做实,首先要制定完备的体制机制,以医疗器械产品研发为目标,根据需要匹配2-4个研究生,由临床医生与教授组成导师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团队。当然,医工交叉发展之初,也需要充足的经费支持。上海理工大学每年以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主,选拔200名研究生参与医工交叉项目,几年的统计结果表明,这些研究生的就业优于常规培养的学生。
“临床诊疗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医疗设备的革新。临床专家了解疾病诊疗中关键医疗设备存在的需求和问题,医工结合可以帮助他们找到解决方案。”莫晓芬表示,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推出了成立临床研究与成果转化中心、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49个专病中心等一系列举措,以深入推动临床优质资源与医工交叉的融合,激发临床医生在医疗设备研发中的活力。
在宋志坚看来,近年来,随着工程学很多理论方法的进步,对医学的推动作用不断增加,医工结合成果逐渐增多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伴随近年来AI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今后医工结合工程技术对临床的贡献会越来越重要。
会前,医学规划与“双一流”办将包含近百条具体需求信息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校内跨学科交叉合作意向需求汇编(第二批)》手册发放给现场参会的师生。会中,工研院发布了2023年度“双一流”医工结合建设项目征集通知。会后,部分医科教师参观了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进一步探讨如何更好开展医工结合项目研究。
据悉,为切实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更加广泛深入地推进医科内部、医科与非医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与协同发展,以2022年9月举办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九五”院庆“基础-临床交叉融合与转化论坛”为序,从2023年起,医学规划与“双一流”办将聚焦“基础-临床结合、医工结合、医理结合、医文融合”四大主题,定期组织举办学科交叉融合系列论坛,服务学校“双一流”和“第一个复旦”建设。本次医工结合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后续系列论坛的组织提供了良好借鉴。